中石大扶贫在行动① | 走出一条“造血式”扶贫新路
编者按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地处滇中高原, 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典型农业县,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9年11月,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南华县确定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定点扶贫对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际,中石大深入贯彻教育部相关要求,将定点扶贫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中统筹谋划,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人才、科技优势,动员和争取各方面力量,加强协调联动,启动扶贫项目、落实帮扶措施、丰富帮扶形式,助力南华县打好脱贫攻坚战。2018年底南华县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老百姓持续增收,是南华县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学校帮扶南华县的着重发力方向。在扶贫过程中,学校结合南华县实际,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脱贫攻坚伟大征程上的中石大智慧和方案。今天,我们推出第一篇报道《走出一条“造血式”扶贫新路》。
中石大通过开展科技扶贫和智力帮扶,实现“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学校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直接投资、积极引资“双管齐下”,大力支持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优化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实现“输血”也“造血”,走出一条“造血式”扶贫新路。
2020年5月,传承“指尖艺术”彝族刺绣技能培训班开班
授人以渔,助力彝族绣娘创造美好生活
南华县地处滇中高原西部,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辖县。彝族作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刺绣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地调研、摸排评估的基础上,学校把彝族刺绣产业发展作为扶贫工作重要“发力点”和“切入口”,将刺绣文化传承与农户增收脱贫挂起钩来,助力彝族女性传承刺绣文化的同时,用一枚枚绣花针,“绣”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锦绣之路。
“通过培训,我掌握了刺绣技能,加入了刺绣加工厂,一个月收入有4800多元,这样的日子之前我从不敢想!”“感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感谢县政府及妇联给我们提供学习刺绣的机会,让我能在家边带孩子边照顾老人,还有了收入!我一定好好运用这门技艺让家里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这是云南省南华县彝族刺绣培训班学员“绣娘”陈筱翠的心声。在当地农村,大多数彝族妇女需要留守照顾老人、孩子,无法外出打工,只能通过做农活、赚取微薄收入来贴补家用。非遗文化彝族服饰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创始人丁兰英较早地认识到这一点,先后到南华县多个贫困镇,举办彝族刺绣系列培训活动,向彝族妇女传授刺绣技能。丁兰英说:“教村里妇女刺绣,让她们掌握一门手艺,她们就能赚钱、顾家两不误,也许可以走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彝族刺绣非遗传承人丁兰英指导绣娘
依托丁兰英这样的榜样和带头人,中石大在南华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县妇联的精心组织下,依托南华的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厂,资助开办了传承“指尖艺术”彝族刺绣技能培训班,培训绣娘110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27名、残疾妇女9名。短短10天的学习,就有4名学员达到了可绣高端绣品的水平,12名学员达到了可绣中端绣品的水平。通过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110名绣娘中的41名现已与工艺品刺绣加工厂达成用工协议,顺利实现就业。除了对全县彝族绣娘进行培训外,学校还出资50万元,在南华县罗武庄乡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投资50万元建设、打造为罗武庄乡刺绣扶贫车间,通过发展刺绣产业,既实现彝族刺绣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同时让当地村民实现当地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在中石大等多方力量的扶持下,彝族刺绣已不仅是一种摆放在博物馆里的文化展览,更成为当地上千家彝族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中国石油大学负责的南华县龙川镇富裕厂小组主引水管改造工程
发力基建,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瓶颈问题
道路建设补短板。“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学校重点联系帮扶的南华县罗武庄乡羊成庄村,村组道路硬化程度低,村民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制约,阻碍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学校通过实地调研,与县乡村相关部门协商,共计投资200万元,硬化村组道路4.2公里。解决了羊成庄村四个村民小组143户(其中建档立卡户43户)的出行难问题,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山货的流通。
饮水工程聚民心。南华县地处滇中地区,春季干旱少雨,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用水安全问题,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龙川镇石门村富裕厂小组,原来的水源点位于村西600米的山箐,每年年初水源就减少至枯竭,村民饮用水非常困难,只能每天到村外小河边找水挑来饮用,严重影响群众的日常生活。为了有效解决富裕厂小组的生产跟生活用水安全问题,学校出资40万元,对富裕厂小组的主引水管进行改造,将建成1.6公里饮水管线、加压泵站一座以及20立方饮水池一个,有效解决富裕厂村民小组27户村民的人畜饮水及田地灌溉用水难题,受到了当地村民的广泛称赞。
爱心超市鼓干劲。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充分发挥贫困村民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才能从根源上脱贫。在南华县罗武庄乡,学校拨专款配套实施“爱心超市”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劳动积分兑换商品的形式,鼓励群众自力更生,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社会综合治理、人居环境整治、遵守村规民约的自觉性,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起“我要脱贫”的意识。
学校承担建设的龙川镇石门村生猪养殖小区进场道路及人畜饮水项目,目前进场道路已经全线贯通
兴产业、供岗位,解决群众“致富难”
➤
一是学校出资150万元,配套沪滇帮扶资金兴建生猪养殖小区,主要承担建设龙川镇石门村生猪养殖小区进场道路及人畜饮水项目。该生猪养殖场是带动南华县龙川站贫困户产业增收脱贫的大项目,养殖小区投产后预计产生300余万元年收益,大部分将用于当地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能够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往猪场的道路也被当地乡镇政府和村民亲切地称为“致富路”。
➤
二是建设扶贫车间,助力乡镇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学校结合南华县罗武庄乡集镇建设、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和农贸市场建设实际情况,在罗武庄乡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投资50万元建设两层商铺一栋,其中一层打造为电商销售平台运营用房,通过电商平台带动农特产品销售和农业产业发展,切实增加农户收入。
➤
三是科技扶贫,助力南华县全面发展规划。为更好发掘南华县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出资50万元设立南华县产业扶贫专项课题,共设置了包括南华县医疗和养老问题中长期发展规划、南华县域农林经济与绿色发展产业链、价值链现状与远景规划,南华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调研,新冠肺炎疫情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及疫情后的经济转型调研,南华县扶贫政策成效和社会文化建设调查,南华县教育问题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南华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远景规划等在内七大专项课题,为南华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把脉,开好“药方子”。
➤
四是定向招聘稳就业。“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学校积极为南华县剩余贫困劳动力联系就业岗位,确保在疫情影响下能够顺利就业,防止返贫。目前已经与中石油楚雄销售分公司、四川中泽油田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荣军保安公司、泰康人寿云南分公司等取得联系,共提供了包括各层次人才需求的10余类就业岗位,共计需求人数近百人。目前所有需求信息已经通过县人社局下发到各乡镇,各乡镇在积极宣传组织报名。
中国石油大学在罗武庄乡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的两层商铺
编辑:孟禹豪
云端筑梦,为教育扶贫贡献中石大青春力量
北京开学时间定了!高校这个时候开学返校!
服务国家战略,投身西部建设!党委书记山红红带队赴宁夏调研
为他赠书画扇撰文,“流动理发”小哥感动83岁教授!
8月8日,让我们与南华来一场“菌子之约”
助力脱贫攻坚!↓